近年来,中国的CFA考生数量在全球范围内都遥遥领先,与此同时针对“CFA值不值得考”的困惑反而愈演愈烈。基于当前的行业现状,作为大学生还有没有必要加入CFA的备考大军呢?
当你在质疑CFA时,数据&事实力证其硬核价值
根据CFA协会的最新统计,2024年的CFA考试,大约有1/5的考生都是大学生。同时,随着CFA的本科生报考人数的增加,全球范围内CFA首次报名的考生平均年龄已从原来的24岁降低到了23岁。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关注并选择备考CFA证书,可能和当下行业越来越“卷”的就业趋势有着显著关联。
CFA证书在全球雇主中受到广泛且高度认可,大学生考生最早可以在大二的暑假参加CFA一级考试,通过者将在求职时占据显著优势。
▲招商证券招聘网站岗位JD截图
【有统计显示】:
●摩根士丹利、贝莱德等顶尖机构将CFA纳入量化分析师岗的硬性门槛
●ESG投资岗招聘中,持证者的简历通过率明显高于非持证者。
●国内头部公募基金应届生薪酬,CFA一级持证者起薪平均高出15%
▲国内某券商激励方案
CFA人才在就业方面的显著优势,背后是金融行业的人才筛选逻辑的表现:雇主需要系统化知识体系+实操验证能力的双重保障,而CFA无疑是金融领域区分“普通玩家”和“高配玩家”的关键标识。
大学生考CFA的隐藏红利
对于大学生考生来说,虽然有学校的学业压力,但大学生的时间大多还是自主可控的。对比已工作的考生人群,在校生的备考时间优势堪称降维打击:
✅拥有每日更多的学习备考时长
✅部分专业校内课程与CFA内容重叠度高达40%(如公司理财、统计学),大学生备考可谓相辅相成,事半功倍。
✅可利用寒暑假冲刺,避免"白天搬砖晚上刷题"的职场困局。
也就是说,大学生考生只要时间管理得当,证书的学习其实既能够帮助完成学业任务,又能够为未来就业积累金融知识和专业优势,可谓是一石二鸟的明智的选择。
并且,在调研了大学生学员学习&备考CFA的真实需求后,我们了解到其中大部分经济、金融类专业的考生选择学习CFA,往往都是因为校内的课程没有涵盖足够的应用实操能力,不能满足个人想要从事的金融岗位。所以说CFA的学习是一个从理论链接到实操的必不可少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