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分类是指根据功能属性、发行对象、信息载体等维度对商业银行发行的支付工具进行的系统性划分。银行卡主要分为信用卡和借记卡两大类,其中信用卡细分为贷记卡与准贷记卡,借记卡细分为转账卡、专用卡和储值卡。银行卡分类是初级会计考试中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重点内容,考生需深入掌握各类银行卡的功能差异、适用场景及会计处理规则。

银行卡分类有哪些

  按功能属性分类:信用卡与借记卡

  1.信用卡

  贷记卡:发卡银行授予持卡人信用额度,支持“先消费、后还款”,最长享56天免息期(如持卡人透支1万元购买办公设备,次月还款免息)。

  准贷记卡:需预存备用金,备用金不足时可小额透支(如企业商务卡预存5万元,透支支付差旅费2万元)。

  初级会计考点:信用卡透支利息按日计收(年化约18%),需计提“财务费用”科目(真题计算题)。

  2.借记卡

  转账卡(储蓄卡):实时扣账,支持存取现金、消费及转账(如个人工资卡自动扣缴水电费);

  专用卡:限于特定用途(如教育、医疗),禁止娱乐消费(如学校食堂专用卡);

  储值卡:预付式钱包,交易时直接扣款(如公交卡充值100元乘车),资金不计息。

  核心区别:借记卡无透支功能,资金安全性高,适用于预算管控。

  其他关键分类维度

  1.按发行对象分类

  单位卡(商务卡):资金须从基本账户转入,禁止存取现金或存入销售收入(如企业采购支付10万元,需提供合同凭证)。

  个人卡:分Ⅰ、Ⅱ、Ⅲ类账户,其中Ⅱ类户单日限额1万元,Ⅲ类户余额上限2000元(如支付宝绑定Ⅱ类户缴费)。

  2.按信息载体分类

  磁条卡:传统卡片,安全性较低(逐渐淘汰);

  芯片(IC)卡:加密存储数据,防伪性强(如社保金融IC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