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一直是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重难点,历届出题人特别喜欢考查这两种存货的计价方法。今天就和大家唠唠这两者的高频考点。

2020年初级会计考试必考点有哪些?

  实际成本法

  在实际成本下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四种,它们分别是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

  重点讲讲前三种计价方法。

  01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顾名思义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很多同学不太理解“发出”的含义,其实可以理解为销售或者耗用。说白了就是最先购进来的存货,首先被销售或耗用掉。

  这里有一个常见考点,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存货成本,利润是被高估了还是被低估了?

  这个时候可以这样理解:“物价上涨”意味着成本高,原先购入的存货是低于市价的,即“成本低”。最终的去向是利润表,这时就意味着利润表的利润高了。因此,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存货成本,利润是被高估了。

  02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别的不多说直接上公式:

2020年初级会计考试必考点有哪些?

  光看公式有点晦涩,甚至不知所云。现在直接通过例题帮助大家理解。

  飞扬公司二月初结存超合金材料11吨,每吨单价8000元。

  二月购入情况如下:

  2月4日购入5吨,单价8 100元;16日购入15吨,单价7 800元。

  二月领用情况如下:

  2月11日领用10吨;25日领用12吨。

  如果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则月末结存的超合金材料成本为多少?

2020年初级会计考试必考点有哪些?

  (图1)

  2月4日购入后的单位成本=(11×8000+5×8100)÷(11+5)=8031.25元

  (套用公式1,原有库存存货实际成本是月初的11×8000,本次进货实际成本是2月4日的5×8100,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是11吨,本次进货数量是5吨)

  2月16日购入后的单位成本=【(11+5-10)×8031.25+15×7 800】÷(6+15)=7866.07元

  月末结存材料数量=11+5-10+15-12=9吨

  (根据图1,可以了解到11号的时候有领用,因此原有库存存货数量应是11+5-10,接着套用公式1即可得到上式。)

  结存材料成本=9×7866.07=70794.63元

  (套用公式3即可得到该式。)

  0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2020年初级会计考试必考点有哪些?

  解题的突破口就在“存货单位成本”,只要将其拿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同样通过一道题目帮助大家理解。

  飞扬公司3月1日结存泡沫材料100件,单位成本为30元;

  3月10日,购入该材料40件,单位成本为32元;

  3月20日,购入该材料50件,单位成本为34元.

  当月发出该材料80件。

  请问飞扬公司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核算该材料的发出成本,则发出成本为多少元?

  首先找到突破口:存货单位成本,套用公式得:

  (100×30+40×32+50×34)÷(100+40+50)×80=2517.6元

  计划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首先要了解下面这张示意图:

2020年初级会计考试必考点有哪些?

  接下来将业务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讲解。

  第一部分:外购后,尚未验收入库。

  如示意图所示,实际成本计入“材料采购”的借方。具体的分录如下: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会计科目

  第二部分:验收入库。

  如示意图所示,计划成本计入“原材料”的借方,实际成本则从“材料采购”的贷方转出。因为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存在差额,它们俩的差额通过“材料成本差异”核算。

  如果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就是超支差,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如果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就是节约差,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

  具体的分录如下:

  超支差: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差额)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节约差: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差额)

  第三部分:生产领用

  如示意图所示,都是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具体的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计划成本)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第四部分:期末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

  如示意图所示,结转的节约差是计入“生产成本”的贷方;

  结转的超支差则是计入“生产成本”的借方。

  具体的分录如下:

  超支差异:

  借:生产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

  节约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生产成本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