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清查的一般程序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进行盘点或核对,确定实存数并验证账实相符的系统性步骤。其程序共分为七个关键环节,是初级会计实务考试的核心考点之一,考生需重点掌握。

财产清查的一般程序

  财产清查程序的关键步骤

  财产清查程序需严格遵循以下流程:

  成立财产清查小组

  单位需组建专职清查组,负责制定计划、监督执行及结果处理。例如,某企业在年终决算前由财务总监牵头,联合仓储、采购部门成立5人小组,明确分工与责任。

  组织政策学习与业务培训

  清查人员需学习《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规,掌握盘点技术(如实地盘点法、技术推算法)。

  确定清查对象与范围

  根据目标选择全面清查(如年度审计)或局部清查(如现金突击检查)。例如,超市月末仅对生鲜区存货进行局部盘点。

  制定详细清查方案

  方案需涵盖时间表(如避开业务高峰期)、工具准备(如计量仪器校准)、人员分组等。

  实施“先数量后质量”的清查原则

  数量核对:现金采用实地盘点(出纳必须在场);存货采用技术推算(如煤炭堆体积测量)。

  质量认定:检查资产状态(如设备是否报废、存货是否变质)。

  填制盘存清单

  记录实存数量、规格等信息,由保管员与盘点人共同签字确认。

  编制清查结果报告表

  对比账存数与实存数,分析差异原因并上报。例如,发现电脑短缺2台,需附采购发票、领用记录等证据。

  财产清查的四大分类方式

  财产清查按不同维度可分为以下类型,初级会计考生需理解其适用场景:

  按范围分类

  全面清查:适用于企业合并、改制或年度决算(如上市公司年报审计)。

  局部清查:针对流动性资产,如现金每日清点、银行存款每月核对。

  按时间分类

  定期清查:固定周期开展(如月末存货盘点)。

  不定期清查:突发需求触发(如更换仓库管理员时的交接盘点)。

  案例对比:

  定期清查:某工厂每季度末盘点全部原材料,确保成本核算准确。

  不定期清查:税务稽查时突击检查企业现金账实是否相符。

  财产清查的三大注意事项

  人员在场要求

  现金盘点:出纳人员必须全程参与。

  存货盘点:保管员需现场协助。

  特殊资产的处理方法

  银行存款:核对银行对账单,编制“未达账项调节表”调整余额。

  往来款项:采用发函询证(如向客户寄送应收账款确认函)。

  结果处理的合规性

  盘盈盘亏需按《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规定处理:

  盘盈存货→冲减管理费用;

  盘亏现金→追究责任人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