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收入不属于资产。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如现金、存货),而营业收入是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属于利润表项目,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两者的本质差异在于:
资产:时点概念(如2024年末银行存款余额);
营业收入:时期概念(如2024年全年销售商品收入)。
案例:奶茶店2024年销售饮品收入100万元(营业收入),但该收入已存入银行后形成货币资金(资产)。
资产与营业收入的本质差异:资源vs成果
1.资产的核心特征
资产需同时满足三条件:
过去交易形成:由已发生的交易产生(如已付款购入的设备);
企业控制:企业可支配使用(如自有厂房);
未来经济利益:预期带来现金流入(如应收账款可收回)。
反例:计划采购的原材料(未签约付款)不确认为资产。
2.营业收入的本质属性
经营成果而非资源:营业收入是经营活动的产出结果(如销售商品赚取的收入),而非企业持有的资源;
时期性计量:需按会计期间核算(如2024年1月收入),区别于资产的时点余额(如12月31日存货余额)。
案例对比:
某公司仓库内存货100万元→资产(可出售变现的资源);
该存货售出后取得收入150万元→营业收入(销售行为产生的成果)。
3.会计等式中的定位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表恒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利润表计算逻辑)。
结论:营业收入通过增加所有者权益(利润)间接影响资产,但其本身不是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