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的其他权益工具是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专门核算企业发行的除普通股以外、具备权益属性的特殊金融工具。其他权益工具是《初级会计实务》考试的核心考点之一,考生需重点掌握。

资产负债表的其他权益工具

  其他权益工具的核心定义

  1.法律定义与权益属性

  其他权益工具的本质是企业发行的非负债型融资工具,需满足三大核心特征:

  无强制兑付义务:企业无需支付现金或转移其他资产(如永续债无固定到期日);

  权益属性明确:持有者享有企业净资产所有权,但不参与日常经营决策(如优先股无表决权);

  会计分类规则:发行时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其他权益工具”科目,而非负债科目。

  与普通股的区别:

  普通股:股东享有表决权、剩余财产分配权,通过“实收资本”科目核算;

  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仅有收益优先权,无表决权,通过“其他权益工具”科目单独列示。

  案例:某物流企业发行5亿元永续债,票面利率6%,计入“其他权益工具”科目,使资产负债率从75%降至65%,成功完成并购。

  其他权益工具的六大内容类别与典型场景

  1.优先股——收益优先的“VIP卡”

  特点:优先分红、优先清算剩余资产,但无表决权;

  案例:某连锁餐饮企业发行年息5%的优先股融资2亿元,创始人保持65%控股权,3年新增门店120家。

  2.永续债——没有期限的“长期借条”

  特点:无固定到期日、利息可递延支付,计入权益降低负债率;

  案例:某国企发行100亿元永续债置换短期贷款,负债率从85%降至72%,获银行新增授信20亿元。

  3.可转换债券(权益部分)——可“变身”股票的债券

  特点:债券中含转股权,转股后增加普通股本;

  案例:某科技公司发行可转债,权益部分溢价30%,融资同时锁定未来股价上涨收益。

  4.认股权证——股票购买的“预约券”

  特点:以固定价格购买股票的权利,常用于融资增信;

  案例:某生物医药企业向风投发行附带认股权证的优先股,融资3亿元用于临床试验。

  5.限制性股份——绑定人才的“金手铐”

  特点:附带业绩解锁条件的股权激励工具;

  案例:某互联网公司授予核心团队限制性股份,5年解锁期内离职率从30%降至5%。

  6.可回售工具——投资者的“退出通道”

  特点:持有者有权要求企业按约定价格回购;

  案例:某私募基金投资制造业企业时,要求附加5年后按估值120%回售条款,保障退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