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简单来说,资产是企业能“赚钱”的资源,如现金、设备、专利等。对初级会计考生而言,资产是《初级会计实务》的核心考点,需深入理解其三大特征及分类。

资产

  资产的三大核心特征解析

  由过去交易形成

  资产必须是已完成的经济活动结果。

  例子:企业签订设备采购合同但未付款,设备不属于资产;支付货款并收货后,设备才确认为资产。

  企业拥有或控制

  所有权非唯一标准,控制权同样关键。

  例子:融资租赁的机器(企业无所有权但控制使用权),需计入资产。

  预期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需具备创造收益的潜力。

  例子:已报废的机器无法生产产品,需从资产中剔除。

  提示:初级会计考试中,常结合案例题考察特征应用,考生需重点辨析“预期经济利益”的判断。

  资产分类: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详解

  按流动性将资产分为两类:

类别定义常见科目案例
流动资产1年内变现或耗用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超市的待售商品(存货)
非流动资产长期使用(>1年)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工厂厂房(固定资产)

  特殊类型:

  无形资产(如专利):无实物形态但可创造收益;

  生物资产(如奶牛):农业企业的生产性生物资源。

  实务应用:初级会计考生需掌握分类逻辑,例如“预付2年房租”属于非流动资产(长期待摊费用)。

  资产确认与计量:初级会计实务核心考点

  确认条件(缺一不可)

  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成本或价值可靠计量。

  反例:企业自主研发的技术(初期成本难计量),研发阶段不确认为资产。

  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主流):按取得时的实际价格计量(如购入设备按发票价入账);

  公允价值:适用于金融资产(如股票),按市场价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