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现金是指企业持有可随时用于支付的现金,包括人民币现金、外币现金及备用金,由出纳人员保管并存放在财会部门。作为《初级会计实务》第三章“资产”的核心考点,初级会计考生需重点掌握其构成,这也是企业资金安全与内控的关键环节。

库存现金

  库存现金的构成:三类内容需明确

  库存现金包含以下三类:

  人民币现金

  即纸币与硬币,用于日常经营收支,如门店销售收款、员工报销等。

  案例:某便利店每日将收银台现金清点后交予出纳,登记“库存现金”科目。

  外币现金

  企业因跨境业务持有的可自由兑换外币(如美元、欧元),需按交易日汇率折算入账。

  案例:外贸企业收到境外客户支付的500美元现金,需按当日汇率换算为人民币记账。

  备用金(独立核算)

  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管理的部门周转资金,用于零星支出(如采购紧急物料),需定期补足定额。

  案例:某工厂为维修部设立10,000元备用金,支出后凭发票报销并补足余额。

  不属于库存现金的资产:

  银行存款(通过“银行存款”科目核算)

  其他货币资金(如银行汇票存款、信用证保证金)

  管理规范

  主要使用范围:

  职工工资、津贴、劳务报酬;

  差旅费(需随身携带部分);

  向个人收购农产品的价款;

  限额管控

  一般企业:按3-5天零星开支核定限额,超限部分需当日送存银行;

  偏远地区:经开户行批准可放宽至15天。

  案例:某山区超市核定库存限额为15,000元(15天用量),出纳每日核对超存现金并及时缴存。

  收支禁止“坐支”

  现金收入(如销售款)不得直接用于支出(如发工资),必须先存银行再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