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为税后净利润的10%,且需持续提取至累计金额达到注册资本的50%后方可停止。该规定是初级会计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的必考知识点,考生需重点掌握其计算逻辑与实务应用。

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比例

  核心规则:

  提取基数: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的净利润为基数(不含年初未分配利润)。

  停提条件: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金额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企业可自主决定是否继续提取。

  示例:某餐饮企业注册资本800万元,2025年税后净利润200万元,以前年度累计盈余公积300万元(未达注册资本50%)。本年需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0万元(200×10%),提取后累计320万元,仍未达停提条件(800×50%=400万元)。

  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比例的实务操作

  1.提取基数的特殊情形

  亏损年度的处理:

  若当年净利润为负数,无需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若当年净利润为正但需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按弥补后的余额提取10%。

  案例:某物流公司2025年净利润150万元,需弥补2024年亏损50万元。提取基数为100万元(150-50),应提法定盈余公积10万元。

  2.停提条件的判断

  计算公式:

  停提条件=注册资本×50%

  达到该金额后,企业可停止提取,但仍可自愿继续。

  示例(参考模拟题):

  某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截至2025年初累计盈余公积480万元,本年净利润600万元。本年应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多少?

  解析:

  停提条件=1,000×50%=500万元,累计已达480万元,本年最多可提取20万元(500-480),但因净利润600万元,按10%计算应提60万元。因已达停提条件,企业可自主选择是否提取,若继续提取则金额为20万元。

  初级会计考试高频题型与易错点

  1.计算题:提取金额的确定

  解题步骤:

  确认净利润是否需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判断累计盈余公积是否已达注册资本50%。

  按10%计算应提金额,不超过停提条件剩余额度。

  案例:某制造企业注册资本2,000万元,累计盈余公积900万元,本年净利润500万元。

  停提条件=2,000×50%=1,000万元

  剩余额度=1,000-900=100万元

  应提金额=MIN(500×10%,100)=50万元

  2.判断题:停提条件与自愿提取

  “企业法定盈余公积累计达注册资本50%后,必须停止提取。”()

  答案:错误(可自愿继续提取,但无强制要求)。

  会计处理与实务应用

  提取分录的编制:

  会计分录: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结转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