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计划报考2025年CMA考试的考生,尤其是新手,需明确考试周期规则:考生需在缴纳考试准入费后的3年内通过全部两科(P1《财务规划、绩效与分析》和P2《战略财务管理》)。若未按时完成,已通过科目的成绩将作废,需重新缴费报考。
一、3年有效期如何计算?
起始时间:从支付考试准入费当天开始计算(非首次考试日期)。
失效规则:
若3年内未通过两科,已合格科目成绩清零,需重新缴费并考试。
例如:2025年1月1日缴费,最晚需在2028年1月1日前通过两科。
补救措施:成绩作废后需重新注册并支付准入费($300),此前成绩无法保留。
二、2025年新增考试机会如何利用?
2025年中文CMA设4次考试(含临时增设的2月考季),考生可灵活规划:
考试日期:
2月22日(临时场次,仅限13个考点)
4月12日、7月26日、11月8日
报考策略:
一年两科:选择相邻考季(如4月P1+7月P2),利用7-12个月备考周期。
分科备考:先考P1(侧重财务分析)或P2(战略财务),避免知识点重叠干扰。
注意事项:
单科考试时长4小时,需预留强化冲刺时间(建议0.5个月/科)。
三、如何规划备考节奏?
针对3年期限,分阶段备考更高效:
预习阶段(2个月):
通读教材框架,标记重点(如P1成本控制、P2风险管理)。
基础阶段(1.5–2.5个月):
结合网课精学考点,新增内容(如2025年考纲调整)优先掌握。
强化阶段(1–2个月):
刷真题+跨章节练习,选择题(占75%)需保证正确率70%以上。
冲刺阶段(0.5个月):
模考训练(4小时全真模拟),重点复盘错题和情境题(占25%)。
提示:若基础薄弱(如非财会专业),建议预留12个月;已有相关证书者(如中级会计)可压缩至7个月。
以上就是2025年CMA两科最晚多久考完的全部内容啦,如果还想了解更多CMA考试的相关政策,欢迎访问【CMA报考指南】栏目!一键轻松获取2025年CMA报名、考试费用、考试动态、证书等全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