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是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专门核算企业留待以后年度分配或待分配的净利润。未分配利润是《初级会计实务》考试的核心考点之一,初级会计考生需重点掌握。

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的核心定义

  1.法律定义与业务实质

  未分配利润的本质是企业净利润经法定分配后的剩余积累,具有两大核心特征:

  未指定用途:未明确用于分红或特定项目,企业可自主决定其使用方向(如扩大生产、弥补亏损);

  累积滚存性:反映历年累计未分配的利润或未弥补的亏损(例如某企业连续3年盈利但未分红,累计未分配利润达800万元)。

  与盈余公积的区别:

  盈余公积:按法定比例强制提取的专项积累(如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10%提取);

  未分配利润:未强制分配的自由留存资金(如某科技公司2024年净利润5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50万元后,剩余450万元转入未分配利润)。

  案例:某制造企业2024年实现净利润200万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0万元后,未分配利润余额从年初的50万元增至230万元,可用于次年设备采购或股东分红。

  未分配利润的构成

业务类型会计分录税务影响
结转净利润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需缴纳企业所得税
提取盈余公积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计提金额可税前扣除
分配现金股利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贷:应付股利个人股东需缴纳20%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