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资产是企业因已履行合同义务而有权收取的对价,但该收款权取决于时间流逝之外的其他条件(如客户验收、第三方批准等)。例如,某软件公司为客户定制管理系统,合同约定分三期收款:签约30%、交付40%、验收30%。当软件交付但未验收时,已履约部分对应的70%款项属于合同资产。初级会计考生需重点掌握其与应收账款的区别,这是《初级会计实务》的核心考点。

资产负债表中的合同资产是指什么?

  核心特征:合同资产的“有条件收款权”

  1.与应收账款的本质差异

对比维度合同资产应收账款
收款条件需满足特定条件(如验收、审批)仅需时间流逝(如账期到期)
风险属性含信用风险+履约风险仅含信用风险
列报位置资产负债表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资产负债表流动资产

  某建筑公司完成地铁工程某标段,需政府验收后方能收款80%→合同资产;

  同一公司已验收工程尾款20%,客户需30天内支付→应收账款。

  2.确认条件:履约义务与对价绑定

  合同资产需同时满足:

  企业已履约:完成部分或全部合同义务(如交付货物、提供服务);

  收款有条件:收取对价需满足合同约定的非时间条件。

  反面案例:某设备厂发货后即确认应收账款,但合同约定需安装调试后付款,导致提前确认资产,审计调整重分类为合同资产。

  实务场景:三类典型合同资产案例

  1.分阶段验收的项目

  案例:某AI公司为银行开发风控系统,合同总价100万元,分三阶段收款:

  需求分析完成(20%):确认20万元合同资产;

  系统交付(50%):交付时确认50万元合同资产;

  验收后(30%):验收合格转为应收账款。

  若交付后未验收,70万元列示为合同资产。

  2.需第三方审批的服务

  案例:某医药CRO企业完成临床试验,需药监局批准后客户才付款:

  提交试验报告时:确认100万元合同资产;

  药监局批准后:转为应收账款。

  3.附质量保证期的销售

  案例:某精密仪器厂商销售设备,合同约定10%尾款需1年质保期满后支付:

  设备交付时:90%货款确认为应收账款;

  剩余10%:确认为合同资产(需满足无故障运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