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款项清查是指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根据账簿记录,通过对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往来款项的核对,确定其实际结存数,并查明账存数与实有数是否相符的专门方法。它是《初级会计实务》的核心考点之一,也是初级会计考生必须掌握的财务基础技能,直接关系到企业资金安全与会计信息真实性。

往来款项清查是什么

  往来款项清查的核心三步骤

  往来款项清查需严格遵循以下流程:

  内部账目核对

  财务人员需先核对本单位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余额,确保账账相符。例如:某企业发现“应收账款—客户A”明细账余额为50万元,但总账余额仅45万元,需立即排查差异原因(如记账错误或漏记凭证)。

  外部发函询证

  向对方单位发送对账单(一式两联),要求确认款项余额。若对方核对无误,需盖章回传;若存在差异,需注明原因并退回。

  案例:某公司向供应商B发函核对100万元应付款,对方回函确认仅80万元,经查发现20万元为重复记账,需及时调账。

  编制清查报告表

  根据回函结果编制《往来款项清查表》,标注“未达账项”“争议金额”等,并上报管理层处理。

  表:往来款项清查关键步骤对照

步骤操作内容风险控制要点
内部核对总账与明细账比对发现记账错误、漏记
外部询证发函对方确认余额避免虚假债权债务
编制报告分析差异并上报明确责任,推动整改

  往来款项清查对企业的四大关键意义

  保障资金安全

  及时识别坏账风险,防止资产流失。如长期挂账的应收账款可能无法收回,需计提坏账准备(按备抵法处理)。

  规避税务风险

  长期挂账的应付款项若无法支付,需转为营业外收入并缴纳企业所得税;股东借款超1年未归还,视同分红征收20%个税。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避免利用往来科目隐藏收入(如将销售收入挂“其他应付款”),确保报表真实反映经营成果。

  优化资金效率

  加速债权回收,减少资金占压。例如某医院通过清查收回超3年应收医疗款200万元,资金周转率提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