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款的清查是指企业通过核对自身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提供的对账单,验证账面余额与实际存款是否一致的过程。这是《初级会计实务》的核心考点之一。对于初级会计考生而言,掌握清查方法不仅是考试重点,更是未来实务工作的基础技能。

银行存款的清查

  银行存款清查的核心方法:对账单核对法

  银行存款清查采用“对账单核对法”,即逐笔比对企业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记录。具体步骤包括:

  逐笔勾对:以结算凭证的种类、号码和金额为依据,标记双方一致的记录(打“√”)。

  识别未达账项:查找未标记的款项,即一方已入账、另一方未入账的交易。

  编制调节表:根据未达账项调整余额,生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案例说明:

  某企业月末银行对账单显示收入10万元,但企业日记账仅记录9.5万元。经核对发现,一笔客户转账5000元企业已记账(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但因银行系统延迟未入账。此为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未达账项。

  未达账项的四大类型及处理逻辑

  未达账项是导致账实不符的主因,通过调节表分类处理:

类型对企业余额的影响案例
企业已收,银行未收企业余额 > 银行余额企业收到支票入账,银行尚未清算
企业已付,银行未付企业余额 < 银行余额企业开出支票,收款方未兑付
银行已收,企业未收企业余额 < 银行余额银行代收货款,企业未收到通知
银行已付,企业未付企业余额 > 银行余额银行扣缴水电费,企业未获取凭证

  清查常见风险及初级会计应试要点

  舞弊风险防范:

  虚假对账单:部分银行未加盖业务章,需验证对账单真伪。

  账外资金:企业隐瞒收入形成“小金库”,导致账实差异。

  考试高频考点:

  调节表编制:需掌握“企业调整后余额=银行调整后余额”的平衡公式。

  错误处理:若调节后仍不平衡,需检查企业或银行的记账错误(如漏记、重复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