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收入属于当期损益,是损益类科目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企业当期利润。,当期损益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经营活动形成的财务成果(利润或亏损),其核算范围涵盖所有损益类科目。主营业务收入作为企业核心经营活动产生的收入(如手机厂商销售手机、奶茶店销售饮品),在确认时直接计入当期利润表,期末通过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计算净利润。

主营业务收入属于当期损益

  主营业务收入与当期损益的关系:核算逻辑与特征

  1.主营业务收入的损益属性

  定义:主营业务收入是损益类科目中的收入类科目,核算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核心业务的经济利益流入。

  确认条件:需满足控制权转移(如商品已交付)、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金额可计量等条件。

  案例:服装厂销售一批服装(已发货并收款)→确认主营业务收入。

  2.当期损益的构成逻辑

  内容范围:包括所有损益类科目(收入类与费用类),如:

  收入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等;

  费用类: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动态关联:

  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当期利润(贷方发生额);

  主营业务成本等减少当期利润(借方发生额);

  期末两者差额结转至“本年利润”,计算净利润。

  3.与非当期损益项目的严格区分

  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收入、销售费用等(直接影响当期利润);

  不计入当期损益:

  资产类科目(如存货、固定资产);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如实收资本、其他综合收益)。

  反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影响所有者权益,非当期损益)。

  实务要点解析

  与资产的区别:

  主营业务收入是经营成果(利润表项目);

  应收账款是收入形成的债权(资产负债表资产项目)。

  与预收账款的边界:

  预收账款是负债(如预收定金50万元);

  交货后转为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