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其他业务收入计入企业收入总额。收入总额包含企业所有日常活动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共同构成利润表“营业收入”项目。其他业务收入虽非企业核心业务产生,但属于持续性辅助经营活动(如出租闲置资产、销售材料),需全额计入收入总额,作为计算利润总额的基础。
案例:某服装厂2024年收入构成:
销售服装收入(主营):500万元
出租闲置厂房收入(其他业务):20万元
出售旧设备净收益(营业外):10万元
收入总额=500万+20万+10万=530万元(注:会计与税务口径存在差异)。
会计处理:其他业务收入在报表中的定位
1.利润表的核心构成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前例中:营业收入=500万+20万=520万元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其中营业利润含营业收入,故其他业务收入间接影响利润总额。
2.科目结转逻辑
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22.6万元
贷:其他业务收入20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6万元
期末结转:
借:其他业务收入20万元
贷:本年利润20万元
最终通过“本年利润”增加所有者权益。
3.收入总额的会计范围
会计上的收入总额包括:
营业收入(主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非日常利得)
投资收益(如股息收入)
注意:会计收入总额≠税务应纳税所得额(需纳税调整)。
企业所得税的“收入总额”定义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收入总额包含:
销售货物收入(含主营及其他业务收入);
提供劳务收入;
转让财产收入(含固定资产处置收益);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利息收入;
租金收入(如厂房出租属其他业务收入);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接受捐赠收入;
其他收入(如违约金)。
结论:其他业务收入(如租金、材料销售)需计入企业所得税收入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