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最初书面证明,是会计核算的原始依据。通俗地说,任何经济业务(如购买材料、支付工资、销售商品)都需要“留痕”,这些“痕迹”就是原始凭证。例如:员工报销差旅费时提交的车票(外来凭证),仓库管理员填写的领料单(自制凭证)。

原始凭证分类

  在《初级会计实务》中,原始凭证是会计工作的起点,直接影响后续记账凭证的编制和账簿登记的准确性。

  按来源分类:自制凭证vs外来凭证

  这是最基础的分类方式,直接体现凭证的“出处”:

  外来原始凭证:

  来源:从外部单位或个人取得。

  例子:

  购买原材料时供应商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银行提供的转账回单;

  员工出差取得的飞机票、住宿发票。

  自制原始凭证:

  来源:由本单位内部部门或人员填制。

  例子:

  仓库填写的收料单(记录材料入库);

  生产部门填写的领料单(记录材料领用);

  人力资源部编制的工资发放明细表。

  关键点:外来凭证是外部“给”的,自制凭证是内部“造”的。初级会计考生需注意:发票、车票等外来凭证必须加盖对方单位公章才有效。

  按填制方法分类:一次、累计、汇总凭证

  根据填制手续的复杂程度划分,直接影响会计工作效率:

  一次凭证:

  特点:一次填制完成,只记录单笔或同类多笔业务。

  例子:

  报销时填写的费用报销单(附发票);

  销售部门开出的发货单。

  累计凭证:

  特点:多次记录重复发生的同类业务,期末汇总数据。

  例子:

  限额领料单(生产部门每月多次领料,单张凭证记录总额度及每次领用量)。

  汇总凭证:

  特点:将多张同类原始凭证合并汇总,简化记账。

  例子:

  会计编制的发料凭证汇总表(汇总全月领料单);

  工资汇总表(合并各部门工资明细)。

  实务提示:在初级会计考试中,累计凭证(如限额领料单)和汇总凭证(如工资汇总表)易混淆。前者是“一张凭证多次用”,后者是“多张凭证合并成一张”。

  按格式分类:通用凭证vs专用凭证

  根据凭证的适用范围和设计主体划分:

  通用凭证:

  特点:国家或部门统一印制,格式标准化。

  例子:

  增值税发票(全国统一格式);

  银行转账结算凭证。

  专用凭证:

  特点:单位自行设计,仅限内部使用。

  例子:

  制造业的工序流转单(记录产品生产步骤);

  零售企业的商品调拨单(门店间调货使用)。

  发展趋势:随着会计信息化,电子原始凭证(如电子发票、ERP系统生成的入库单)在实务中广泛应用。初级会计考生需掌握电子凭证与纸质凭证同等效力这一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