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支出是指企业在研发活动中发生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需计入资产负债表“开发支出”项目。开发支出仅包含研发过程中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投入,不包括研究阶段支出及费用化支出。其内容涵盖直接材料、人工薪酬、专用设备折旧等六类,需在技术可行性验证通过后方可资本化。

开发支出包括哪些内容

  资本化开发支出的六类核心内容

  1.直接材料与耗材

  研发过程中消耗的专用材料、试剂、样品等。例如:

  生物医药公司研发新药时使用的实验试剂、培养皿;

  芯片企业流片试产消耗的晶圆材料。

  2.研发人员薪酬

  直接参与开发项目的技术人员工资、奖金及社保。例如:

  某软件公司支付给开发团队的工资(含五险一金)50万元;

  新能源电池研发工程师的绩效奖金。

  3.专用设备折旧费

  研发专用仪器、设备的折旧费用。例如:

  基因测序仪用于新药开发,按月计提折旧3万元;

  3D打印机用于医疗器械原型制作的折旧费。

  4.外包服务费

  委托第三方机构提供的专项技术服务。例如:

  支付检测机构的新药毒性测试费20万元;

  聘请外部专家进行算法验证的费用。

  5.专利注册与知识产权费

  开发阶段申请的专利费、版权登记费等。例如:

  支付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注册费5,000元;

  软件著作权登记代理费。

  6.试制模具与样品成本

  为验证技术可行性制作的样品、模具支出。例如:

  新能源汽车电池试制模具开发费80万元;

  可穿戴设备原型机的组装成本。

  关键点:以上支出需在技术可行性验证通过后(如新药完成临床试验、软件通过压力测试)方可资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