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其他业务收入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及与之相关的活动。其他业务收入虽非企业核心主营业务产生,但仍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持续性、附带性的经济活动,如工业企业销售多余原材料、出租闲置固定资产等。
案例说明:
某奶茶店主营饮品销售(主营业务收入),同时将闲置的制冰机出租给其他商户,每月收取租金5000元。该租金收入属于其他业务收入,因其源于奶茶店资产利用的持续性经营活动,符合日常活动特征。
日常活动的界定:其他业务收入的归属依据
1.日常活动的核心特征
持续性:活动与企业经营目标相关,重复发生(如奶茶店定期出租设备);
附属性:虽非主营业务,但依托于主营业务资源(如利用闲置设备、边角料);
经济利益可预期:能为企业带来稳定但次要的现金流入。
2.与非日常活动的本质区别
对比维度 | 日常活动(其他业务收入) | 非日常活动(营业外收入) |
---|---|---|
发生频率 | 重复性(如按月收租金) | 偶然性(如出售旧设备) |
与企业经营关联 | 依赖主营业务资源(如闲置资产) | 与经营无关(如政府补助、罚款收入) |
会计科目 | 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 计入“营业外收入” |
反例:奶茶店突发火灾获保险公司赔款10万元→营业外收入(非日常活动),因其不可预见且与企业经营无关。
3.典型其他业务收入的日常性体现
材料销售:制造企业定期处理废料(如纺织厂销售布匹边角料);
资产出租:超市出租闲置仓储空间(持续性利用闲置资源);
提供辅助服务:物流公司为同行提供临时运输服务(依托主营业务能力)。
实务辨析:易混淆场景与会计处理逻辑
1.易混淆场景的判定标准
正确计入其他业务收入的情形:
食品厂销售过期前未用完的包装盒(利用采购资源);
广告公司出租闲置摄影设备(持续性资产管理)。
错误归类的情形:
将处置旧办公楼的收益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将政府补贴计入租金收入(应计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
2.会计处理中的日常性验证
其他业务收入的确认需满足收入准则五项前提:
合同经各方批准;
权利义务明确;
支付条款清晰;
合同具商业实质;
对价很可能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