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的两大分类是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也是《初级会计实务》的重点内容。两类资产的区别主要在于流动性(变现或耗用周期),直接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运营效率。

资产两大分类

  流动资产:企业运营的“血液”

  定义:流动资产指企业预计在1年内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出售或耗用的资产。其核心特征是高流动性,支撑企业日常经营。

  典型科目与实例:

  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等。

  案例:某零售企业每日销售收入的现金存入银行,用于支付次日采购款——体现“随取随用”的流动性。

  应收款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等。

  案例:A公司向B客户赊销商品,形成应收账款,约定60天内回款——属于短期债权资产。

  存货: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

  案例:食品厂的冷藏库存原料需在1个月内投入生产,否则变质——强调“耗用时效性”。

  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股票、债券投资。

  案例:企业将闲置资金购买3个月期国债,计划到期变现——持有目的为短期获利。

  初级会计考试提示:流动资产科目是《初级会计实务》高频考点,需掌握其确认条件(如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非流动资产:企业发展的“基石”

  定义:非流动资产指流动性弱、持有时间超过1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资产,其价值通过长期使用逐步释放,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典型科目与实例:

  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合营企业的投资。

  案例:汽车制造商收购电池公司30%股权,计划长期合作研发——持股目的为战略协同。

  固定资产:房屋、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

  案例:快递公司购入货运卡车,预计使用8年——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分摊成本。

  无形资产: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等。

  案例:科技公司研发的AI算法获专利,保护期10年——按受益年限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等。

  案例:餐厅对租赁店面装修,支出分5年摊销——匹配经营受益期。

  易错点提醒:初级会计考生需注意,非流动资产的后续计量涉及折旧、摊销、减值测试(如固定资产减值不得转回),这是考试难点。

  为什么初级会计必须掌握资产两大分类?

  实务应用价值:

  偿债能力分析: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反映短期支付能力;

  资产结构优化:制造业固定资产占比通常高于互联网企业(如工厂设备vs.服务器)。

  考试核心地位:

  在《初级会计实务》中,资产章节分值占比较高,两类资产的区分是解题基础。

  政策依据:

  根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财务报表中资产必须按流动性列示,否则违反列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