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企业为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差异而编制的对账工具,用于揭示未达账项并验证账目准确性。它属于“对账记录”而非原始凭证,核心作用是确保账实相符,但不可用于直接调整账簿记录。对初级会计考生而言,这是《初级会计实务》资产清查章节的高频考点,需重点掌握编制逻辑与实务应用。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核心作用解析

  揭示未达账项,定位差异根源

  企业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差异主要源于四类未达账项:

  银行已收、企业未收(如银行已到账货款,企业未收到通知);

  银行已付、企业未付(如银行代扣水电费,企业未获取凭证);

  企业已收、银行未收(如企业收到支票已入账,但支票未存入银行);

  企业已付、银行未付(如企业开出支票已记账,但持票人未兑付)。

  示例:A公司3月末日记账余额40,000元,银行对账单余额10,000元。经查发现:银行代收货款80,000元(企业未记账)、代扣费用70,000元(企业未记账);企业已收客户支票60,000元(银行未入账)、已开付款支票20,000元(银行未兑付)。调节后余额均为50,000元,差异全部为未达账项。

  验证记账准确性,保障资金安全

  调节后双方余额相等,表明记账基本无误;若不相等,则可能存在记账错误(如金额登记错误、借贷方向颠倒)或漏查未达账项,需进一步核查。调节后的余额代表企业实际可动用的银行存款数,是资金管控的关键依据。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详解

  分三步操作,公式化精准调节

  公式一:企业账面余额调整

  企业调整后余额=企业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实务要点:需逐笔核对银行对账单,筛选企业未入账的收付款项。

  公式二:银行对账单余额调整

  银行调整后余额=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实务要点:重点核查企业已记账但银行未处理的收支(如月末支票结算)。

  平衡验证

  两公式结果必须相等:

  企业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案例:某企业2025年3月数据如下:

  企业日记账余额:120,000元

  银行对账单余额:120,200元

  未达账项:银行已收企业未收5,000元,银行已付企业未付3,600元;企业已收银行未收4,000元,企业已付银行未付2,800元

  调节后余额:120,000+5,000-3,600=121,400元=120,200+4,000-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