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业务成本是指企业为开展除主营业务以外的辅助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直接支出。它需满足三个核心特征:
日常性:源于持续性辅助经营活动(如定期出租闲置设备);
直接匹配性:与对应的其他业务收入配比(如租金收入匹配设备折旧);
非核心性:不涉及企业主要业务(如家具厂销售边角料)。
案例说明:
某服装厂出租闲置缝纫机,年收租金2.4万元:
设备年折旧费1.2万元→其他业务成本;
维修费0.3万元→其他业务成本;
净利润=2.4万-(1.2万+0.3万)=0.9万元。
核心构成:其他业务成本包含哪些具体项目?
根据实务规范,其他业务成本包含以下直接支出:
1.资产使用权让渡成本
固定资产出租折旧:如工厂闲置仓库出租,按月计提的折旧费;
无形资产出租摊销:如专利使用权许可,按年分摊的研发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折旧/摊销:成本模式下出租房产的损耗(如写字楼年折旧50万元)。
2.材料销售类成本
原材料/半成品销售成本:如家具厂销售木材边角料的原采购价;
附带费用:材料运输费、包装费(如建材公司销售剩余钢材承担运费5000元)。
3.劳务服务直接支出
外包服务费:如物流公司临时租用外部车辆的费用;
专项人工费:如餐厅提供烹饪课程支付的讲师课时费。
4.包装物出租成本
周转材料摊销:如饮料厂出租玻璃瓶,分批结转的包装物成本;
维修费用:包装物损坏产生的修复支出。
排除项(不属其他业务成本):
转让专利所有权的净损益→资产处置损益;
出租房屋的房产税→税金及附加;
材料销售涉及的增值税→应交税费。
与其他业务收入的配比关系:成本如何匹配收入?
1.配比原则的核心逻辑
同步确认:收入与成本需在同一会计期间确认(如当月收租金则当月计折旧);
因果关联:成本必须由该收入直接引起(如出租设备维修费因租赁活动发生)。
2.典型配比案例
案例1:建材公司销售剩余钢管(其他业务收入15万元)
成本构成:采购成本12万元+运费0.5万元→其他业务成本12.5万元;
利润=15万-12.5万=2.5万元。
案例2:酒店出租会议室(其他业务收入8万元)
成本构成:设备折旧2万元+清洁人工费1万元→其他业务成本3万元;
利润=8万-3万=5万元。
3.错误配比后果
虚增利润:仅确认租金收入但不计折旧→利润虚高(如漏计1.2万元折旧费);
期间错配:预收全年租金但一次性计提全年折旧→违反权责发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