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根据劳动合同约定应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及相关福利费用,属于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负债项目。其本质是企业对职工的待履行支付义务,反映已计提但尚未支付的薪酬福利。例如,某制造企业在月末计提生产工人工资50万元,该款项在次月发放前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初级会计考生需重点掌握其定义、构成内容。
核心属性:从负债定义到薪酬计提逻辑
1.法律约束下的支付义务
应付职工薪酬的本质是基于《劳动法》的刚性债务,企业需按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支付。例如:
计时工资:某互联网公司根据员工合同约定,每月15日支付上月工资(如计提研发人员工资80万元,待付期15天内计入负债);
绩效奖金:某销售企业计提季度奖金200万元,在业绩达成后支付前挂账。
2.权责发生制计提原则
企业需按月确认当月发生的薪酬费用,无论是否实际支付。例如:
服务行业:酒店计提服务员10月工资30万元,即使11月发放,仍计入10月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
制造业:车间工人计件工资当月计提当月确认费用。
关键提示:未及时支付薪酬可能面临滞纳金(如深圳规定延迟支付需加付50%赔偿金)。
构成内容:五类薪酬福利详解
应付职工薪酬涵盖五大类:
1.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工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如某企业行政岗基本工资6,000元+绩效奖金2,000元);
津贴:加班津贴、岗位补贴(如高原补贴每月1,000元)。
2.职工福利费
集体福利:员工食堂补贴(如每月3万元)、节日礼品等;
个人福利:员工体检费(如1,200元/人)。
3.社会保险与住房公积金
五险一金:企业需承担的单位部分(如北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16%)。
案例:某企业月薪总额100万元,计提养老保险16万元、住房公积金12万元计入负债。
4.工会经费与职工教育经费
工会经费:按工资总额2%计提(如工资总额100万元计提2万元);
职工培训费:用于员工技能培训(如岗前培训人均支出800元)。
5.辞退福利与经济补偿金
主动裁员补偿:N+1赔偿(如某公司裁员支付补偿金50万元);
被动离职福利:如工伤离职后续医疗费保障。
应付职工薪酬风险管控三要点
合规风险:避免少缴社保(如某企业按最低基数缴费被勒令补缴200万元);
税务风险:福利费超标需调增企业所得税(超过工资总额14%部分不得税前扣除);
支付风险:企业延迟支付面临员工诉讼(如深圳某公司迟发工资被罚30万元)。
行业案例对比:
制造业:薪酬成本占产值20%(如某汽车厂月薪总额3,000万元);
互联网公司:福利费占比高(如健身房补贴人均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