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成本,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因新增一项业务或决策而额外增加的成本”。比如奶茶店原本每天生产100杯奶茶,现在决定多生产50杯,那么新增的原材料、人工和电费就是增量成本。它关注的是“做与不做某件事的成本差异”,而非企业原有的固定开支(如房租、设备折旧)。
动态变化:仅与特定决策或行动直接相关,若取消该决策,这部分成本不会发生;
聚焦新增:排除“沉没成本”(如已购买的设备),仅计算未来实际增加的支出;
决策导向:用于对比不同方案的经济性(如自制vs外购)。
增量成本包括哪些内容?
增量成本分为两类:
1.狭义增量成本
指因实施某一方案直接新增的成本,例如:
原材料增量:奶茶店多生产100杯奶茶需多采购的茶叶、牛奶费用;
人工增量:服装厂临时雇佣工人赶制订单的工资;
能源消耗:工厂延长生产线导致的额外电费。
2.广义增量成本(差量成本)
指两个备选方案之间的成本差额,例如:
自制vs外购:
若奶茶店自产杯子需投入设备费5万元,而外购杯子单价0.5元/个,生产10万个杯子的差量成本为(5万+人工费)vs(10万×0.5元=5万);
若自产总成本6万元,外购总成本5万元,则差量成本为1万元,外购更优。
增量成本的会计核算
1、企业为取得合同发生的增量成本预期能够收回的,应当作为合同取得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但是,增量成本摊销期限不超过一年的,可以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2、增量成本,应当采用与其相关的商品收入确认相同的基础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增量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区别
对比项 | 增量成本 | 边际成本 |
---|---|---|
计算维度 | 总产量或总方案的成本变动(如增加100杯) | 单个单位产量的成本变动(如第101杯) |
应用场景 | 多用于大规模生产或长期决策(如扩产) | 适用于微观定价或短期优化(如促销) |
举例:
奶茶店生产第100杯奶茶的边际成本是2元(仅计算最后一杯的牛奶和电费);
生产100杯的总增量成本则是200元(含所有新增成本)。
增量成本的管理意义
避免沉没成本干扰:
已投入的装修费、设备购置费不影响新决策,只需关注未来新增支出(如奶茶店换供应商时,旧设备折旧不计入增量成本);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差量成本对比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方案(如工厂选择外购零件而非自制);
控制预算超支:
明确新增项目的成本上限(如奶茶店促销活动增量成本不得超过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