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等价物是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如3个月内到期的国债,是现金流量表编制的核心概念之一。

现金等价物

  现金等价物被列为财务报表编制的重点内容,也是初级会计考试的高频考点。

  现金等价物的四大核心特征

  现金等价物需同时满足四个条件:

  期限短:从购买日起3个月内到期(如90天到期的国库券)。

  流动性强:可随时变现,不受交易限制(如货币市场基金)。

  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转换金额确定,无折价风险(如银行承兑汇票不属于现金等价物,因其需贴现且金额可能变动)。

  价值变动风险很小:受利率波动影响微乎其微(排除股票等权益性投资)。

  案例对比:

  ✅属于现金等价物:某企业持有2025年3月购买的6月到期的国债,到期可收回本金+固定利息。

  ❌不属于现金等价物:同一企业持有的股票,虽可随时卖出,但股价波动导致变现金额不确定。

  现金等价物的实务范围:典型与非典型案例

  企业需在报表附注中明确披露现金等价物的具体构成,常见类型包括:

类型是否属于现金等价物原因说明
3个月内到期国债期限短、价值稳定
银行定期存款(≤3个月)提前支取无损失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可能产生折价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风险大

  特殊场景:

  教育机构案例:某高校将闲置资金购买60天到期的政府债券,在现金流量表中列为现金等价物;但同一笔资金若用于质押存款,则不属于现金等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