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计价法(又称特定辨认法、分批实际法)是《初级会计实务》中存货成本核算的核心方法之一。个别计价法是指对每一件(批)存货单独记录其实际成本,发出时按具体成本计算销售成本,要求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完全匹配。
通俗地说,就像“给每件商品贴身份证”——珠宝店的每颗钻石、汽车厂的每台发动机都有专属成本标签,卖出时按标签上的进货价核算成本。例如,某4S店本月购入两批同型号车:第一批10辆成本20万元/辆,第二批15辆成本22万元/辆;若月底售出的3辆车中,2辆来自第一批、1辆来自第二批,则销售成本为:2×20万+1×22万=62万元。这种“一对一”精准核算,正是个别计价法的精髓。
适用场景:三类必须用个别计价法的存货
1.高价值且不可替代的物品
珠宝与奢侈品:每颗钻石的克拉数、净度不同(如1克拉D色钻石成本8万元,VS净度钻石成本5万元),必须逐件核算。
定制汽车/设备:新能源车定制电池包(成本差异达30%)、医疗专用仪器(按订单配置核心部件)。
2.特定项目专用物资
医药行业:某医院订制的抗癌药,合同指定必须使用A批次原料(成本比B批次高15%)。
建筑工程:地标项目定制的钢结构梁(需防腐蚀处理,成本增加20%)。
3.具有唯一标识的存货
艺术品与古董:油画《春山图》创作成本50万元,与《秋江图》成本差异显著。
数字资产:区块链NFT艺术品(通过链上编码追溯创作成本)。
排除场景:超市矿泉水、服装店T恤等标准化商品无需使用(否则人力成本飙升30%)。
优缺点对比
优势:
成本精确(误差率<0.1%)
审计证据充分(如珠宝鉴定报告与成本一一对应)
劣势:
人力成本高(需专职岗位,增加薪资支出30%)
小微企业慎用(若存货单价<5万元,性价比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