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益表和利润表不一样,利润表与损益表虽然实质是一样的,但还是有一定的区别。损益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经营状况的动态报表,提供企业的全部收入和全部成本。利润表提供企业的获利能力。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把一定时期的营业收入与其同一会计期间相关的营业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出企业一定时期的净利润。
利润表和损益表的区别
利润表亦称收益表、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月度、年度)的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报表。因此,它是反映企业财务成果的动态报表。利润表必须按月编制,对外报送。年度终了,企业应编报年度利润表。该表能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实现的净利润、利润总额及利润构成的情况。
损益表(或利润表、损益平衡表)是用以反映公司在一定期间利润实现(或发生亏损)的财务报表。损益表可以为报表的阅读者提供作出合理的经济决策所需要的有关资料,可用来分析利润增减变化的原因,公司的经营成本,作出投资价值评价等。损益表的项目,按利润构成和分配分为两个部分。
编制利润表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编制利润表的主要依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表是一个动态数据表,依据的是会计要素中的三个动态数据,即:收入、费用、利润,收入-费用=利润这是损益表平衡的等式要求。
如何编制利润表?
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总帐及明细账,并进行账账核对、账实核对及账证核对;
2、保证所有会计业务均入账的前提下,编制试算平衡表,检察会计账户的正确性,为编制会计报表作准备;
3、依据试算平衡表损益类账户的发生额,结合有关明细账户的发生额,计算并填列利润表的各项目;
4、检验利润表的完整性及正确性,包括表头部分的填制是否齐全、各项目的填列是否正确、各种利润的计算是否正确;
5、有关人员签字盖章。
利润表编制的原理是"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平衡公式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
在生产经营中企业不断地发生各种费用支出,同时取得各种收入,收入减去费用,剩余的部分就是企业的盈利。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相关费用的对比情况就是企业的经营成果。如果企业经营不当,发生的生产经营费用超过取得的收入,企业就发生了亏损;反之企业就能取得一定的利润。会计部门应定期(一般按月份)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并将核算结果编制成报表,这就形成了利润表。
利润表的作用
1、有利于分析企业的经营能力和成果:利润表直接反映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生产经营成效;
2、有利于考评企业管理人员的业绩:利润表中反映的盈利层面的信息,既是各部门制定工作的参照,也是考评各部门]工作结果的重要凭证;
3、有利于预测企业未来产生的利润和现金流:利润表提供了针对以往生产经营的客观记录和反映;
4、有利于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决策: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剖析利润的变化确立将来的工作重点,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