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收益一般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那么为什么说递延收益是负债而不是资产呢?

递延收益属于负债

  递延收益为什么属于负债?

  递延收益,是指企业将要确认的收益或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包括待确认劳务收入和未实现融资收入。因此,递延收益属于未来收益和负债。那么,无论递延收益是长期负债还是流动负债,按照原企业会计制度,“递延收益”科目的期末余额通常反映在资产负债表流动负债侧“预计负债”项下的单独项目中。“递延收益”科目期末余额按照新会计准则计算的,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流动负债项下的“其他流动负债”栏中填写。

  什么是递延收益?

  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在中国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递延收益应用的范围非常有限,主要体现在租赁准则和政府补助准则的相关内容中。

  递延收益的主要账务处理

  1、与企业资产有关的政府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或其他资产科目,贷记本账户。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分配递延收益时,借记该账户,贷记“其他收益”账户。处置资产时,将资产对应的递延收益账户余额转入资产处置收益(营业外收入)账户。

  2、与收入有关的政府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贷记本账户。相关费用在以后期间确认时,按待补偿金额借记该账户,贷记“营业外收入”账户;用于补偿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借记本账户,贷记“营业外收入”、“管理费用”等账户。

  3、返还政府补助时,按返还金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和“其他应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