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升级的核心是数据化管理,通过数据化管理从而达到供应链系统的高效运作。

供应链最早来源于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经济链”,后经由迈克尔·波特发展成为“价值链”,最终演变为“供应链”。其定义为: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它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模式。

中小型企业供应链升级

所以,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应包括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或零配件供应商)、制造商(加工厂或装配厂),分销商(代理商或批发商)、零售商(卖场、百货商店、超市、专卖店、便利店和杂货店)以及消费者。

中小型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经营者没有打破交易双方利益对立的传统观念,停留在企业竞争是以竞争对手消失为目标的对抗性极强的竞争,同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已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间的竞争。为了更快地促进企业的前进步伐,就需要重新审视竞争的目的,改变竞争的观念和方式,寻求走向双赢的竞争模式。这就是竞争合作模式,它是一种高层次的竞争境界和新的竞争观念。企业经营者必须走出竞争就是“你死我活”的误区,树立竞争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竞争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利润最大化,促进企业发展”的正确认识。因此在现代市场中,企业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资源来参与市场竞争,而要通过与供应链参与企业进行跨部门、跨职能和跨企业的合作,建立共同利益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资源互补、信息共享,发展企业之间稳定的、良好的、共存共荣的互助合作关系,建立一种双赢关系。

二是部分企业已经实施了供应链管理系统,但没有带来预期的绩效。这是因为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理解与应用停留在传统的信息管理系统层面上,没有贯彻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即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整合,具体包括:通过内部供应链管理实现企业内部“子核心竞争力”的整合,通过外部供应链管理实现供应链上企业之间核心竞争力的整合。而这些企业仅仅对内部供应链进行管理,并没有实现供应链上企业之间核心竞争力的整合。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不仅要实现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内部资源的管理整合,更重要的是要提供一个数据共享、数据互交的平台,从而实现企业间一种新的规则、一种新的制度,使企业间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将企业自身和外部供应商、客户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集成化系统,形成高度竞争力。

供应链升级的核心是数据化管理,通过数据化管理从而达到供应链系统的高效运作。所谓的“高效”就是成本低、效率高、利润高。简单地来说,就是“敏捷”。企业运营在面对新业务种类和模式转换时,需要通过敏捷、快速的响应机制优化流程,实时应对并灵活调整业务流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高效运行。企业经营者必须要树立合作竞争的观念,与供应链企业建立双赢的合作关系,更要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供应链管理方案,正确认识供应链管理系统,利用供应链管理将链中企业高度整合,提高核心竞争力。

在信息化的今天,供应链升级对很多企业来说都迫在眉睫。供应链就像整个企业的“财富管道”,在整个的供应链中如果稍有渗漏,就会有很多财富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流失。在企业进入微利时代的今天,很多企业的转型升级也主要是通过供应链升级来达到成本控制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目的。

即便是像苹果这样的高科技公司,其造就“苹果神话”的真正核心就在于供应链。苹果的高利润率,一方面来源于其设计研发的领先和强大的营销模式,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对产品细节上的无缝把控。苹果对产品细节上的无缝把控做到了极致,仅举两例,富士康只是苹果的一家组装工厂,但是苹果公司派驻了近2000名工程师对产品进行全面把控。一部iPhone手机包含约500个元器件,由上游200余家供应商提供。苹果公司完全控制手机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并且要了解每一个元器件的来源、研发、生产、测试的过程。苹果公司的此举已经渗透到手机上游所有元器件的开发、生产和制造的过程中。由此可见,供应链升级是系统化工程,但供应链升级无极限,企业供应链的升级成功就像是攀上了财富的梯子。

适合中小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方案大致有两种,核心型供应链和基于ASP模式的供应链。供应链的管理理念,重视围绕核心企业建立网链关系,供应链作为一个利益集合体,强调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对于供销关系相对稳定的企业联盟,可以采取核心型供应链模式。而对于直接面对客户消费的批发零售型企业,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的买方市场,所以,此类企业的合作伙伴是根据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故为了满足组建供应链的灵活性,可以采取ASP模式的供应链。

在企业的战略转型升级中,除了整的产品链(包括品牌、客户、营销、产品、研发、生产和供应链)要进行战略转型升级之外,企业的商业模式、管理模式、团队和企业文化都要进行相应的战略转型升级。这四大升级较前面所讲的七大升级更为重要,并且贯穿企业发展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