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在阐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及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目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随之提出化解困境的对策,希望这些措施可以帮助管理层促进企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战略目标。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n困境及对策

全面预算管理的概述

1、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以战略目标为逻辑起点,在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前提下,预估与规划未来的所有业务活动和对应的财务结果,调配企业各项资源,并对执行管理流程监督控制和分析,及时地将评析结果报告给管理层,以便对经营活动进行整改,帮助管理层管理企业,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

其内容包含经营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及财务预算,而其管理层级与企业内部层级相一致。一般而言,管理层级不同,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与特点也不相同。比如,企业集团层面的预算管理具有全局性、宏观性等特点,而末级组织的预算管理就具有局部性、微观性等特点。

2、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1)资源配置与风险防范全面预算管理的本质决定了其资源配置的功能,企业要完成各项职能与任务,实现价值最大化,必须对各职能部门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由于传统的预算管理没有将战略与业务融合,不注重资源使用效率和市场供求的关系,只注重成本降低而无视价值创造,已经不能满足高效资源配置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需要,而价值链理论弥补了传统预算管理的短板。

通过横向价值链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同行业中竞争对手的优势与劣势,帮助企业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避免陷入恶性竞争之中,使得企业在同行业激烈的竞争中胜出。通过纵向价值链分析,可以使企业充分的了解供应商与客户的经营状况及其他信息,定位自身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悉知自身的强项与不足,帮助企业优化供应商结构、制定营销策略及风险防范政策。

融入价值链理论的全面预算管理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能够收集分析企业各项相关的经营数据与非经营信息,使企业管理层及时掌握企业的发展状况,帮助企业管理层科学决策,未雨绸缪,有效应对各种风险。

(2)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全面预算管理是以企业战略规划及经营目标为依据,以预算编制为基础,以预算执行控制为手段来实现的。全面预算编制通过业财融合,加强企业各部门及分子公司等的沟通协调,量化资源配置标准,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的特点,采用恰当的预算编制方法,实现预算编制的精准化,减少资源错配及浪费,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在全面预算执行控制过程中,通过内部及外部价值链成本分析,发掘增值作业,找出驱动因素并加以优化控制,提高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高效性,从而达到提升企业效益的目的。

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

1、全面预算管理的意识不足及业务水平偏低

全面预算管理包含全员参与、业务全覆盖及流程全程跟踪三层含义,故此全面预算管理涉及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但是,从目前我国企业的情况来看,还普遍存在着全面预算管理意识不足且理念落后、员工预算管理业务水平偏低等情况。

由于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不清,普遍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跟他们没关系,再加上企业预算管理人才缺乏,企业内部又不重视预算业务培训,使得预算编制不合理,执行控制无效,预算考评不全面,导致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产生了误解和抵触情绪,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致使预算目标不能实现。

2、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预算编制制度、定额标准制度缺失。没有明确的预算编制依据、内容、程序及方法,导致预算编制不合理,内容不全面,无法做到可接受性及可实现性。

第二,预算授权控制、执行监督及分析制度不完善。使得企业在施行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不能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任务,无法实现强化预算责任、严格预算控制及提高预算管理对业务的控制能力。

第三,预算考核制度不健全。企业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机制,不能有效地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评价,致使考评不能做到公平、公正,没有切实做到奖惩激励,使得员工积极性大大降低,甚至出现负面情绪,影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

3、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融入信息化技术的理念还比较落后,大部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还在使用电子表格建立的预算模型和会计软件系统。虽然近些年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且中介机构构建的信息化系统模块更加完善,但就整个社会来看仍旧处于初级阶段。

很多企业的预算,大都还依赖手工编制,没有借助信息化系统来完成,使得沟通不及时,计划和需求评估不精确,预算编制准确性下降和编制周期过长。

虽然一些大型企业已经采用财务共享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进行全面预算管理,但大多仅停留在事中控制方面,导致预算管理效果比较差。同时,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不足,相关配套制度跟不上步伐,使得预算管理信息化无法发挥其优势。

全面预算管理的化解对策

1、增强全面预算管理意识,提高全面预算管理业务水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对全面预算管理最佳的表达。基于此,企业要想在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开展始于管理层而止于基层员工的全面预算管理的广泛宣传及培训,使企业内部全体员工认识到工作处处有预算。

其一,企业要定期组织员工学习全面预算管理相关知识,学习成绩作为员工考核的一项指标,或是举办全面管理知识有奖竞答等,以此提高员工的预算管理业务水平和对预算管理的重视度及参与度。

其二,企业管理层要高度重视,并以身作则,带头遵守预算管理制度,处处以预算标准为准绳,引领员工习惯于、适应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最后,严格执行预算考评制度,公开、公平、公正考核员工预算执行控制的结果,做好奖惩激励,充分调动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2、健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就是规矩,是全面预算管理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根据当前企业发展需要,结合全面预算管理流程,分步健全预算管理制度。

第一步,企业要建立全面预算编制制度及预算定额标准制度,这是编制预算的基础,是确保预算控制目标符合先进性、可行性、适应性、导向性及系统性的“紧箍咒”。

第二步,建立预算授权控制、执行监督及分析制度,以便使企业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任务指标、都能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中来,使预算责任得到强化、预算控制得以落实,提高预算管理对所有经营业务的控制水平。

第三步,建立健全高效的科学的预算考评制度,考核坚持以公平、公正、客观为基本原则,做到“权、责、利”完全统一,对考核过程、结果施行全面记录,并结合预算执行情况有针对性地优化调整,选择合理的考核时机,采用多元化的考核形式,真正做到及时考核、及时奖惩,积极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3、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主线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现代企业管理工具的更新,实现了数据资产化的转换。当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植入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创建业财信息共享平台势在必行。在此,关于信息化建设有以下三点建议。

(1)构建信息共享交流平台平台的构建要以规范全面预算管理流程,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效率为原则,实现全员参与、业务全覆盖及全流程监控为目标。同时要做到相互协同配合、内外部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实时传输、适度有效共享、保障信息安全与技术维护及时到位。

(2)注重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性对信息系统的升级更新要重点放在预算编制功能、执行控制功能、分析功能以及预警监控功能四个模块。预算编制模块,要以实现预算在线编报共享,缩短编制、审批、下发执行的周期,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为根本。

在执行控制功能模块时,可以结合企业特点,选择不同的控制方法并可以及时、灵活、快速调整控制规则,满足预算管理信息实时更新,对经营业务实时控制的需要。

分析模块可以实时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准确获得反馈信息,达到多维分析需要。预警监控模块要注重实现预算过程预警,预算指标支持设置预警值,在经营活动中,当达到预警值,系统自动发出预警提醒。

(3) 加强信息系统的高度集成化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集战略化、人本化与系统化为一体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具备资源配置、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等特征。企业想要实现全面预算管理效能最大化,就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与ERP系统或会计核算、财务报销、人力资源等业务系统以及外部的银行税务系统高度集成。

让各个信息孤岛互联互通,以此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优势的定制性融合,也进一步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最终达到全面预算管理能更好地服务现企业战略目标的要求。

结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旧的预算管理模式已成为过去,新的预算管理模式随着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到来应运而生。新的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威胁,企业要采用新的管理理念和新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来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使得企业能够健康可持续的长期发展,实现其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