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可以按月或者按季度缴纳,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必须掌握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的内容。那么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区别是什么?

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区别

  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区别是什么?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它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额:是纳税人按“应纳税所得税所得额”的一定比例向国家缴纳的税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

  企业所得税是指对我国境内企业(居民企业及非居民企业)和经营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经营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务所得,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

  同时,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有关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同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可见,在我国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比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集体企业,国有企业,法人型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应缴纳企业所得税。而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非法人的私营企业因为不具有法人资格,只要求投资人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想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是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但是如果要成立合伙企业虽然缴纳企业所得税但依法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缴纳企业所得税会计分录

  1、计提时: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上缴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3、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